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家风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只有良好的家风,才能让文明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今天,我们更需要家风的传承。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今年央视春晚一首名为《是妈妈是女儿》的歌曲,它用跨越时空、打开心扉、深情对唱的形式,将天下母女爱的寄语化作倾诉,是母亲和女儿的心灵独白,是母女间的细腻互动,道出了家庭教育孩子的秘籍。我的家风,没有显赫家庭的家训,也没有名言警句,只有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他们善良宽厚、正直朴实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指引我前行。
做孩子心中的那道光,在陪伴女儿成长中,我一直践行着,收获着。闲暇之余,翻看到女儿读初中时写的一篇小作文,题为《遇见梦想 遇见爱》:当爱遇见梦想,该如何抉择?我兴致勃勃地将杂志卷成话筒伸到妈妈面前……十四岁的她,遇见那本法学书,就是遇见了梦想;四十岁的她,当爱与梦想相遇时,她选择了爱,成了最好的母亲,但也没有忘却梦想……女儿的这篇作文,老师给了一个接近满分的成绩,让我从女儿的身上,看到了平时的自己。
做孩子心中的那道光,需贯穿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去年,女儿如愿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上大学前我对她叮嘱:在今后的征程中,希望你勇敢善良,走正直诚实的道路;希望你勤勉严谨,通过汗水和智慧追求成功;希望你积极阳光,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小太阳。女儿也留下一段感恩的话:是妈妈,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妈妈的付出鼓励定格了我的成长。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对于孩子最重要的给予是用高质量的生命状态去影响她,成为榜样,用美好的生命之光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只要勇于追求自我、成就自我,活出光彩,就能做孩子心中的那道光,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路欢歌。
(作者系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