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作为国家根本法,宪法在历史中造就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基本认同,是实现国家认同,促进社会整合,确保人民稳定预期的重要保证。自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已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年历程,先后设立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原则和规则,确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施政纲领,有力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障了人民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既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宪法根基。
宪法为中华民族站起来提供了法治根基。回顾我国宪法发展的历程,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宪法在保持根本性、权威性、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奋战,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立法史上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阐述了军事、文化教育、经济、外交等政策,为新生人民政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开辟了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新纪元。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及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深入,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党领导人民赢得政权后实行的各项基本制度确立下来,并使国家政权各机构按照宪法的规定有效组织并运行。“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构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框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尊严发挥了积极作用。
宪法为中华民族富起来提供了法治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要求,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其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成为新时期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相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不断适应新形势、吸收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推进宪法的更新与发展。这些修改涉及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机构设置、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等多个方面,使宪法更趋严谨、贴近实际需求,并更好地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使其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改革开放时代步伐,及时确认记录改革开放各个阶段取得的胜利成果,呈现出国家领导力量和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政治属性和法律属性相统一等特点,为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富起来,指明了正确方向并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宪法为中华民族强起来提供了法治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我们党更加重视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围绕宪法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宪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可以说,宪法是国家布最大的公信于天下。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要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推动宪法真正成为规范国家政治生活的准绳,成为全体人民共同信仰的基石,就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今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重要的是传递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使宪法和法律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宪法自信,凝聚起维护宪法权威的强大力量,严格实施宪法,真心尊崇宪法,以宪法之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分别为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党建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党建理论研究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