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学习也是一样。在几天的学习中,我带着“高立意怎样才能接地气、如何让枯燥的史料鲜活起来、感性叙述与理性叙述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等三个问题在找寻答案。
经过几天的培训,我找到了部分答案。高立意要接地气,需要有“天线”。比如,通过邮路、桥、盐等具体事物的历史叙事,达到借物喻理,以小见大的效果;比如选取典型的人物和史实,抓住人性与党性的矛盾冲突点进行立意,会更加深刻。枯燥的史料要鲜活起来,需要让尘封的历史回归生活。比如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刻画人物形象,丰富历史叙事。即把人和事放置回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那个场景;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有血有肉,让历史事件丰富起来,有情有景。感性叙述与理性叙述有机结合,需要注重技巧。入脑必先入心,所以,感动是前提。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只有有温度的文字才能打动人,才能直指人的内心。在叙事中,感情可以是向上的昂扬的,甚至是怒发冲冠的,或是向下的、低沉的、荡气回肠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说理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的效果。
—— 学员 朱万红
来到瑞干院,才发现什么叫藏龙卧虎。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们,每天都能给我新的惊喜,每天的内容都是那么得充实,那么的实用,我愈发感谢这个美好的年代赐予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用生命书写的信仰而换来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这份信仰用心传承。作为一名光荣的党校教师,我更加感到责任重大,每一个用热血洒在这片红土地上的烈士们,他们肯定对我们这些后辈们,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寄托着祖国的崛起和强大!安稳就是幸福,无论是白天的“长征之路”,还是晚上的“红色家书”,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年代,我的喉咙全程都是哽咽地,我的胸腔已经充满了热血,已经准备好,把这份骄傲,这份自豪书写下去,我为我们作为党校教师,作为红色传诵者而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上,在课程上,更好的呈现出最真实的历史和感情,把这份红色精神一直一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回去以后我会好好整理这些日子吸收到的干货,包括同学们的交流体会,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感谢瑞干院,知识的魅力,真的已经让我开始有感情了,这种心情是美好的,愉悦的,更是庄重的。
—— 学员 邓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