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瑞金,春雨润物、生机盎然。一周前,我从1700多公里外的陇东革命老区庆阳,向着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奔赴而来,有幸成为甘肃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团委书记示范培训班的一份子,当我从西北高原踏上瑞金这片红色故都的土地,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受到了她曾历经的沧桑与辉煌。
现场教学点: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
5天来,随着参加多场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教学和微党课的学习,先后参观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群、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红井革命旧址群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足迹深入到瑞金、兴国、于都等地,瞻仰革命遗址、伫立烈士墓前,目睹沧桑巨变,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全体学员追寻血脉传承的红色基因,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情景教学:《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如今的大柏地前村,一幢百余年历史的革命旧址墙壁上,激战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见。“一苏大”会场叶坪谢氏宗祠里,陈列着中央局7位委员的珍贵合影,他们衣着简朴,眼神坚定,意气风发。情景教学里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既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浪漫,也感受到为革命而与家人分别的伤痛,催人泪下。激情教学里的一首首红色歌曲,让我们在革命文化艺术的感染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点燃革命激情。
杨荣显老人一家八子参军,前仆后继、壮烈牺牲的事迹,是瑞金人民倾尽所有、支援革命战争的缩影。“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从青丝等到白发,她在床前整齐摆放的为参加长征的丈夫亲手做好的75双草鞋和布鞋,是跨越七十五年的旷世等待和举世罕见的爱情守望。沙洲坝村矗立的红井,是当年毛主席和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历史见证,映照着红都儿女的初心,滋养着一代代后来人。
现场教学点:红 井
在瑞金这块红土地中,当年的苏区人民把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红军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也送他到战场,随处可见“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参军”的感人场景,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信仰和生命开启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长征,这些厚重的革命历史都给瑞金留下了大量的红色资源,而这样的红色情怀正是今天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源头活水与力量源泉。在这里诞生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它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厚重坚定的。追根溯源到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和伟大长征出发地,回望来时路,是风雨兼程的岁月,前进的每一步都镌刻在共产党人的奋斗史上,刻下极不平凡的印记。
培训班合影
这次学习培训是一次增强理论素养、升华党性修养、提升知识能力的宝贵机会。培训班即将圆满结束,明天我们又将踏上各自新的征程。愿我们全省高校共青团干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牢记瑞金红色记忆,珍惜当下革命友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不断激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干出更加精彩的业绩。
孙介孚
甘肃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团委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