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成果
《赣南日报》刊发我院朱奕南、杨璐、曾建华同志撰写的文章《中央苏区对国际劳动节的纪念》
发布时间:2024-05-07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就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团结广大工人群众投身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谱写了苏区工人运动的新篇章。

  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中央苏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以游行、示威、开会等方式来唤醒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1932年5月1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劳动节。4月7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十一次常会召开,决定五一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组织全苏区赤卫军、少先队,作大规模的武装示威,并发通电、发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加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中国革命,号召白区的工农群众和白军士兵积极起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当时,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特意选择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隆重开幕。下午,为了纪念“五一”及拥护省苏大会举行了武装示威,虽然下着雨,但到会群众非常踊跃,约两万人,全体一律武装,各区赤卫军、模范营整齐列队。队伍行经大会门前都高举红旗,高呼纪念“五一”及拥护省苏大会各种口号。

  此后,中央苏区更是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1933年,红军学校各个单位不仅参加示威游行,并举行体育竞赛。在红军学校的运动场举行有中共中央局、中央政府、少共中央局、国家政治保卫局、红军学校和中央联合球队参加的篮球、足球比赛。首先,进行了三场篮球对抗赛;最后中央联合球队与红军学校队进行了足球对抗赛。同时,红军学校新建模型室及图书室也是5月1日开幕。1934年4月10日,中央全总执行局党团作出《中央、全总执行局党团关于红五月工作的决定》:要求“扩大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动员领导群众建立各厂群众‘五一’的筹备委员会”“动员组织‘五一’的群众示威运动”,争取胜利的群众游行示威。瑞金的工人在县工联文教部直接帮助与指导之下,4月一个月就表演新剧6次,宣传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五天一次)1日到10日表演了三次,表演新剧的方法:一方面表演,一方面做口头的宣传解释。此外,还专门建立了瑞金城市工人学校提升工人的文化水平。

  1934年的“五一”期间,中央苏区各地开展了“五一”大检阅。5月1日上午,瑞金全县的模范赤少队在南郊第七村广场进行“五一”大检阅。为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工农剧社在阅兵后还表演了“五一”“武装上前线”“扩大红军”等活报剧和歌舞,极大地鼓舞了全体队员武装上前线的情绪。

  “五一”特刊有声有色

  为了把中央的决定宣传、贯彻到位,党和苏维埃政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比如《苏区工人》报。193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机关报——《苏区工人》报在闽西汀州(今长汀县)创刊。《苏区工人》报作为当年中央苏区的第一份工农报刊,与其他红色报刊一样,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指导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的主要宣传报刊。

  《苏区工人》的发行对象主要是苏区广大工人群众和各级工会干部。该报辟有社论、短评、新闻、特载和职工运动通讯等栏目。主要报道苏区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各县乡工会及各种产业工会的工作情况及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广大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状况和反抗斗争的情况;登载党中央和全国总工会有关工人运动的决议、宣言和指示等。每逢“三八”“五一”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还出版特刊。比如《苏区工人》第9期开始报道动员广大苏区工人参加红军的消息。

  此外,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也专门开辟了“五一”特刊,以短论、诗歌、短剧、小品和插画等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政策方针等。1933年4月23日,《红色中华》特别增加了副刊——红中文艺副刊“五一”纪念专号,载有白话诗《到处是赤焰》、沙可夫的活报剧本《我们自己的事》《“五一”斗争曲》等。其中,《“五一”斗争曲》表达了苏区工人奋起反抗剥削的斗争意识:

  “五一”是世界工人劳动节

  团结一起为解放而斗争

  用自己的手创造的世界

  用自己的血夺回给自己!

  1934年的“五一”特刊载有典型事例《广昌城市工人罢工保卫苏区》,小时评《纪念“五一”与援助华北工人斗争》,社论《武装上前线 纪念五一每个工人和农人武装上前线去》,还有以“工人流血”“反对屠杀工友”“募捐援助美亚工友”为主题的漫画。这些内容紧紧围绕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苏区当前的革命中心任务,借助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推动苏区工运和革命发展。不仅如此,在“五一”期间,中央苏维埃剧团和省苏维埃剧团还开展送戏下乡的活动,文艺工作者就地取材,编演新剧,用艺术的力量激发苏区工人成为各个战线上的英雄。

  广泛开展革命竞赛

  在创建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中,广大工人在各级工会的组织下,广泛开展各类革命竞赛,对创建和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军民开展节省运动。这之后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开展节省竞赛,鼓励动员职工艰苦奋斗、积极生产,打破敌人经济封锁,迅速恢复经济发展。苏区工农群众纷纷响应,积极劳动,准备蔬菜完全自给,并开展了纪念“五一”春耕生产竞赛等。

  为了用“最光荣的成绩”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苏区各厂矿企业开展了厂与厂、车间与车间、班组与班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劳动竞赛,竞赛提出了数量、质量、成本等目标,并按时评比,表彰先进模范,对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1934年4月,国家企业工厂开展了生产互相竞赛的初步检阅,弹药厂和军委印刷厂跑得最快,第一和第三被服厂爬得最慢。弹药厂在生产数量上不但按照竞赛规定超过20%,并且超过了333%;在质量上,子弹有95%能用;在节约材料上的成绩也非常好。然而,第一和第三被服厂却落在后面了,不仅生产计划没有完成,第一被服厂还弄坏了两架车子,耽误了许多工作。劳动竞赛就这样如火如荼开展,生产计划不断刷新,革新成果大量涌现。

  在特殊的战争历史条件下,扩大赤少队和扩大红军成为准备“五一”的中心工作。1934年3月29日,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登了《全总执行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工作决定》:根据中央军委动字第四号训令,帮助各级动员机关完成工人赤卫军与少先队的编制,动员乡村中工人加入赤少队及加紧对赤少队的政治军事训练。为了充分调动苏区工农群众参与“扩红”支前运动的积极性,当年4月毛泽东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五一”劳动节宣言》:在今年的“五一节”,号召全苏区每一个工人与农民武装起来,加入红军中去。加入赤卫军,少先队,模范赤少队,与游击队中去!为保卫我们的苏区,同进攻的敌人决战。

  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鼓动,苏区工农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央苏区各地都掀起了“扩红”竞赛的高潮。在《福建献给“五一”的光荣礼物》一文中就有体现:福建四月份扩大红军已超过了原定计划一倍。最好的为长江乡,共扩大了579名,内有380名是模范营,整连整营动员的。并发动群众进行了热烈的优待慰劳欢送等工作,成为广大群众的运动。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紧急关头,中央苏区大约有半数以上工会会员参加了正规红军和游击队。
联系方式
17779733097(培训咨询)
0797-2551586(培训咨询)
0797-2531606(办公室)
学院地址
江西省瑞金市江西瑞金干部学院
学院官方微信